地方政府買單讓大學生試就業緩解就業壓力
新泰州人才網消息(新聞聯播6月29日播出):在大學畢業生就業的高峰期,各地想方設法在用人單位和畢業生之間牽線搭橋。
天津外國語學院應屆畢業生辛艷因為沒有工作經驗,在求職時屢屢碰壁。而一個星期前,她在政府組織的就業見習對接會上順利地找到了一個“試就業”崗位,從動漫軟件開發到制作的過程都有專人進行指導。
政府“買單”讓畢業生“試就業”,讓辛艷減少了后顧之憂。在3到12個月的見習期內,她每月可以得到492元的生活補助,還享受城鎮居民醫保補貼、大病醫療和學生意外傷害保險等待遇。
這種形式也讓招人十分謹慎的企業覺得很是劃算,這家動漫創意企業一下子招收了352名見習畢業生。
沒有工作經驗的可以“試就業”,不了解工作性質的還可以“試體驗”。在遼寧遼陽市,一些社區有崗位卻難以招到大學生。
在參加了政府組織的大學生進社區體驗活動后,尚碧薇發現社區在勞動保障、醫療衛生等領域都需要大量的專業人員,而且工資待遇也有保障。體驗活動讓她最終選擇了到白塔社區工作。
國家加大基礎設施投資為畢業生就業拓寬了新渠道。經過學校和企業雙向溝通,近日山東交通學院又有一批大學畢業生加入到京滬高鐵羅而莊特大橋建設工程中。京滬高鐵在山東境內的200多公里建設路段上,中國水電集團五局就吸納了500多名畢業生。
“試就業”,一箭三雕
“試就業”,可以讓用人單位在合法用工的前提下,選拔到合適的人才;還可以讓畢業生通過實際體驗,找到合適的工作;而這兩個合適,正是政府花錢牽線搭橋所要的結果。
“試就業”,可以“試”出新崗位,找到新市場,樹立新觀念。就像新聞里說的,一“試”才知道,原來老大媽做的社區工作,大學生照樣有作為。
用人有學問,就業多途徑。“試就業”,不妨試試看。
上一條:
據調查顯示就業漸趨回暖但就業壓力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