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該打一份什么樣的工
張晶是天津師范大學廣告系的大二學生,利用這個假期,她找到一份在藥店門前為某護膚品牌做促銷的工作,不厭其煩地向前來詢問的人推薦介紹產品。如今,兼職打工日益成為大學生假期活動的主要內容之一。記者在采訪時發現,在假期打工的學生中,以從事餐飲業服務行業、商場超市促銷導購、分發傳單等簡單的服務性工作為主,真正能找到與所學專業對口的高含金量兼職工作的學生并不多。那么,大學生為何難以找到相對滿意的假期打工工作?從這些相對低含金量的打工經歷中又究竟能獲益多少呢?工作不論貴賤打工是為得到鍛煉
“找兼職工作不僅能夠自己掙錢,體驗到實現價值的快樂,而且還能夠提前接觸社會,鍛煉自己的能力。現在的大學畢業生找工作這么難,多一點工作經驗也許會對以后找工作有好處。”張晶的想法代表了相當一部分大學生,尤其是低年級大學生尋找暑期工作時的心態。同時,部分家長也表示支持自己的孩子假期打工,并且對工種選擇并不挑剔。“工作不論貴賤,一樣是鍛煉。現在的孩子條件普遍優越,吃點苦不是壞事。”師范大學一大三學生家長在接受采訪時說。在走訪中我們發現,商場、超市、電腦商場、快餐店等場所服務人員中不乏大學生在做服務、銷售,他們普遍表示假期打工可以鍛煉自己,提前找到工作感覺,至于做什么樣的工作,與所學專業對不對口并不在意。打工講究價值“簡單勞動”價值不大
李杉學的是計算機專業,打算在暑期找一份與專業對口,能夠提高實踐能力的短期工作。可是按照這樣的要求去找工作始終沒有找到,最終李杉放棄了打工的念頭決定回家復習準備考級。李杉的做法也代表了一部分學生的想法———“假期實踐要有價值,做一些簡單的體力勞動并沒有太大意義。”一些家長也提到“家里不需要孩子勞動掙錢,如果要打工,最好是與專業結合對就業有幫助。”客觀條件所限實際選擇范圍不大
記者采訪中聽到不少大學生反映,自己想找與專業對口或知識技能性較強的工作,可以提前為將來的工作鋪就道路。但現實情況是這樣的短期工作并不好找,而自己有利用假期接觸社會的愿望迫切,因此只能選擇做一些簡單的體力勞動。大學生假期兼職遭遇尷尬,企業為什么不愿接納短期打工的大學生?記者采訪到某外資企業人事部門主管,她給予的說法是:在校學生本身沒有社會經驗,而企業希望聘用的是有工作經驗的員工,書本知識和實際工作中需要的技能不相符,企業不可能花費成本來對短期打工者進行培訓。另外,短期打工行為會打擾到企業內正常的工作秩序,造成一定程度的工作脫節,同時企業出于保護公司內部資料考慮,也不愿接受學生假期打工這種短期行為。
“找兼職工作不僅能夠自己掙錢,體驗到實現價值的快樂,而且還能夠提前接觸社會,鍛煉自己的能力。現在的大學畢業生找工作這么難,多一點工作經驗也許會對以后找工作有好處。”張晶的想法代表了相當一部分大學生,尤其是低年級大學生尋找暑期工作時的心態。同時,部分家長也表示支持自己的孩子假期打工,并且對工種選擇并不挑剔。“工作不論貴賤,一樣是鍛煉。現在的孩子條件普遍優越,吃點苦不是壞事。”師范大學一大三學生家長在接受采訪時說。在走訪中我們發現,商場、超市、電腦商場、快餐店等場所服務人員中不乏大學生在做服務、銷售,他們普遍表示假期打工可以鍛煉自己,提前找到工作感覺,至于做什么樣的工作,與所學專業對不對口并不在意。打工講究價值“簡單勞動”價值不大
李杉學的是計算機專業,打算在暑期找一份與專業對口,能夠提高實踐能力的短期工作。可是按照這樣的要求去找工作始終沒有找到,最終李杉放棄了打工的念頭決定回家復習準備考級。李杉的做法也代表了一部分學生的想法———“假期實踐要有價值,做一些簡單的體力勞動并沒有太大意義。”一些家長也提到“家里不需要孩子勞動掙錢,如果要打工,最好是與專業結合對就業有幫助。”客觀條件所限實際選擇范圍不大
記者采訪中聽到不少大學生反映,自己想找與專業對口或知識技能性較強的工作,可以提前為將來的工作鋪就道路。但現實情況是這樣的短期工作并不好找,而自己有利用假期接觸社會的愿望迫切,因此只能選擇做一些簡單的體力勞動。大學生假期兼職遭遇尷尬,企業為什么不愿接納短期打工的大學生?記者采訪到某外資企業人事部門主管,她給予的說法是:在校學生本身沒有社會經驗,而企業希望聘用的是有工作經驗的員工,書本知識和實際工作中需要的技能不相符,企業不可能花費成本來對短期打工者進行培訓。另外,短期打工行為會打擾到企業內正常的工作秩序,造成一定程度的工作脫節,同時企業出于保護公司內部資料考慮,也不愿接受學生假期打工這種短期行為。
上一條:
隱性跳槽隱性入職 職場流行“隱性轉身”
下一條:
求職并非一日事欲速則不達 要用平常心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