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在線就業頻道( http://www.aiaidianzi.com )、中國教育人博客( http://www.aiaidianzi.com )聯合《成功就業》舉辦“成功就業職場公益大講堂”系列訪談活動。
特邀主持人:黃悌 張輝
本期嘉賓之一:
關長海
博士、國家職業指導師,北京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會秘書長。
擔任“首都大學生職業發展大賽”決賽評委,ACCA2008就業力大比拼決賽評委,CIMA國際商業精英挑戰賽中國賽區評委,《中國經營報》“大學生至愛品牌評選”、“最佳工作場所50強”頒獎嘉賓,北郵、中財、首師、中醫藥、北方工大“模擬招聘大賽”評委,華聲公益大學堂——就業力講壇主講人,中央財經大學商學院研究生校外導師等。多次在中國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之聲》、北京城市服務管理廣播《城市零距離》等欄目做特邀嘉賓參與大學生就業節目。
本期訪談主題:應屆生,如何笑對求職季?
>> 點擊查看本期訪談實錄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來到2010年第一期成功就業職場公益大講堂欄目,我是今天的主持人張輝,我對面的是我的搭檔黃悌老師。我介紹一下欄目的情況,成功就業職場公益大講堂是由中國教育人在線、中國教育人博客攜手成功就業編輯部來打造的一檔新媒體欄目,主要是服務于青年人的就業、創業和職業生涯規劃的內容。今天有幸請到了兩為嘉賓,這位是新浪網人力資源總監陳穎女士。這邊是國家職業指導師、北京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會的秘書長關長海。
關長海:各位網友好。
主持人:今天訪談的主題是應屆生如何應對笑對求職計。就業是現在的一個大趨勢,我們的嘉賓是一方面是研究就業的是關老師,一方面是來自企業實戰派的陳老師。我們先看一看,每年想進入職場的新人,應該說成千上萬,兩位覺得學生進入到職場最重要的素質是什么?
關長海:主持人的問題是現在企業需要什么樣的人,我剛才想到了兩個案例。第一個模型是一棵樹,一棵樹有可能是枝繁葉茂,也可能枝葉凋零,這是由它的根系所決定的。這就是職業素養,分為內職業素養和外職業素養。內職業素養包括心態、觀念,可持續的學習能力等。外職業素養包括畢業證書、資格證書、英文、計算機等級證書等,內、外職業素養相結合構成人的綜合職業素質。
第二個模型是十年前的電影《泰坦尼克號》中,輪船撞到了冰山,其實當時我們只是看到了冰山一角,我相信陳總這樣的HR更看重的是水下面的那部分?,F在進入了求職旺季,希望廣大的網友利用在校短短剩下幾個月的時間,把自己的內在的素養向企業的要求再進一步靠攏,把四年所積累的東西再進一步系統化。
主持人:關于心態的問題,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所以學生不是很清楚,什么樣的標準有讓學生參考的呢?
關長海:有這么一句話說得很好,“求職先求心”。心態永遠是最重要的,在沒有步入職場之前,在沒有開始求職路之前,把心態放“平”。剛才黃老師講的畢業生“草莓”的狀態,比喻很恰當,草莓很嬌嫩,非常不耐鮮,非常不抗壓。在現在的職場中,隨著城市節奏的加快,工作壓力的加大,很多職場上的任務量也在加大,工作節奏很快,這讓不少年輕朋友不能適應。在人才培養中我們常常提到智商、情商、膽商,還有“挫商”。尤其在今天的和平年代,我們這一代人似乎抗壓能力要照前輩差一些,當任務稍微多一些,加班頻繁一些的時候,多多少少的都會帶來些許困擾,我們說帶著情緒工作是做不好的,所以從我們社會環境和家庭教育開始,我們年輕一代有一份陽光心態很重要!
我們企業最想用的人是積極向上,樂觀的人,比如我們四位同時參加面試,張輝在發言的時候我們真誠的聽,真誠地為他喝采,盡管我們是競爭者,但是依然要真心的為他喝采,這種陽光心態是我們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