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屆生就業后緣繁跳槽 難過“三年之癢”
(漫畫:劉道偉)
時下,雖然大學生就業形勢不容樂觀,但仍有許多用人單位抱怨總是留不住人,青年員工頻繁跳槽。
不久前,某機構發布的《2010年大學生就業報告》指出,2009屆大學畢業生半年內的離職率,“211”院校是22%,非“211”本科院校是33%。2006屆大學畢業生三年內平均工作單位數,“211”院校為1.7個,非“211”本科院校為1.9個,平均每人換過將近兩次工作。其中,俗稱“跳槽”的主動離職竟占到了88%。而北京市曾對96家用人單位做過的一項調查也顯示,大學畢業生首次就業后3年內跳槽率高達70%。
廣州某公司總經理楊先生曾指出,他們對珠三角部分企業的調查發現,企業新招進的大學生一年后留下來的竟不到20%。為此,有的企業招聘時刻意回避應屆生,一些中小企業甚至患上了“名校恐懼癥”。為此,有媒體報道,如今部分企業為防止員工跳槽,竟扣押他們的畢業證、戶口遷移證等證件。
為何當前應屆生就業后難過“三年之癢”?《2010年大學生就業報告》發現,當下畢業生跳槽更為前途而非“錢途”。在對主動離職的原因分析中,“個人發展空間不夠”居首位,占31%,其次是“薪資福利偏低”(25%),第三位為“想改變職業或行業”(13%)。
沈陽某人力資源公司在2006年對沈陽青年的一項調查也顯示,63%的青年會因“發展空間小”而考慮換工作。這一因素成為影響青年跳槽的首因。
可見,如今的年輕人越來越重視長遠發展,而非眼前利益了。所謂“良禽擇木而棲”,年輕人跳槽原本是一種趨利避害的正常選擇,無可厚非,但如此頻繁的人才流動是一個值得注意的信號。
上一條:
跳槽攻略:職場白領跳槽一定要好聚好散
下一條:
跳槽攻略: 職場人士最忌諱的四種跳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