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規劃期間,東部沿海地區已基本完成了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的市場化工作,產業發展已初具規模。“十二五”規劃期間,伴隨著國家產業結構的調整,對人力資源服務需求的增加,專業化分工不斷深化,人力資源服務業的規模將進一步擴大,市場主體不斷規范,運行機制逐步健全,行業終將完全進入到市場化發展時期。作為新興的產業,將提高其深度、廣度。通過提供完善的服務,推動產業發展。 ■服務方式向國際化邁進 隨著外資企業已經滲入到中國人力資源服務業,“十二五”規劃期間,本土的人力資源服務業將面臨更大的外資競爭壓力。 一是外資人力資源服務業會不斷加大投資力度。一方面繼續占領高端市場,另一方面向中低端市場拓展。行業的國際巨頭借助其嫻熟的知識管理能力,為客戶提供解決方案,滿足客戶的需求。 二是本土的人力資源服務業將經歷整合的過程,從中低端市場向高端市場轉移。經過三十年的發展,本土的人力資源服務企業正經歷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歷練過程。一些優秀的機構已經初顯出其鋒芒。改革開放三十年間,中國不僅成為全球吸引外商直接投資最多的國家,同時也成為全球對外投資輸出最快的發展中國家,中國企業正在成為有影響力的海外投資力量。但是,由于經驗的匱乏,海外投資企業將面臨更多的經濟風險、管理整合風險、文化風險,而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在于擁有一批從事國際商務、具有豐富經驗、發展潛力的人才和不斷完善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 當海外投資企業專注于海外投資活動的核心業務時,在人才隊伍建設上就略顯后勁不足。而中國的人力資源服務業通過海外投資,成為其他企業配套服務企業,成為為客戶開發符合跨國經營的人力資源的后盾。在國際化的背景下,人力資源服務產業的發展必將具有國際化的戰略思維,不僅做到從國際化的視角去資源配置,實現競爭合作的國際化、服務網絡的國際化;而且在發展中做到服務方式的國際化。 ■服務產品將覆蓋員工任職整個周期 “十二五”規劃時期,人力資源服務業的產業規模將持續擴大,產業鏈條將趨于完整,并向縱深方向發展,為客戶提供綜合性服務產品。單一的產品服務已不能滿足客戶的需求。從人才派遣到人力資源管理咨詢,從HR-BPO到E-HR,人力資源服務覆蓋了員工任職的整個生命周期。只有憑借多個服務產品的組合,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滿足人力資源管理各個價值層面的需求,才能在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定的優勢。 “十一五”規劃期間,本土人力資源服務業的競爭優勢并不明顯,提供的服務相對粗放。一些企業將一套產品和服務運用到不同的客戶,無法提高客戶的滿意度。“十二五”規劃時期,人力資源服務業將根據客戶的要求提供精細化服務,做到標準化與個性化相結合。其中,標準化為標準化服務流程,為客戶提供透明的服務流程和管理工具,通過完整的、透明的服務流程和成熟的管理工具使客戶清晰了解所接受的服務內容;個性化服務方面,側重客戶導向,更加突出細致的專業分工,提供“專、精、深”的服務產品,在確保服務質量的同時,盡可能降低客戶的使用成本。在標準化與個性化結合的過程中,本土的人力資源服務業將加強品牌建設。 ■技術支持成人力資源服務業重要競爭力 人力資源服務行業正在經歷一場以計算機信息系統為核心的技術改進。在新的服務模式下,計算機信息系統的批量處理逐步代替傳統的手工操作,系統的技術改進以及其模塊的功能已成為人力資源服務商重要的競爭能力。 人力資源服務產業的信息化對客戶的價值、對人力資源服務企業的內部管理以及對人力資源服務行業的商業模式都會產生重大的影響。在人力資源服務信息化的過程中,將以人力資源產業化架構為藍本,以數據標準化為基礎、以信息共享為平臺,實現主要業務的整合貫通,實現管理的整體信息化。人力資源服務的各模塊,如招聘、測評、培訓、薪酬、派遣等服務,實現各自的信息化以及各模塊之間的信息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