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北京3月4日消息(記者車麗 江蘇臺記者練微 大連臺記者王永海 吳思輝)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春節過后,全國各地一場場人才招聘會陸續展開,一篇文章如此描繪招聘會上的場景:“一批批畢業生涌入人才市場,手里抱著的是一摞摞材料,心里懷揣的是堅持四年甚至更久的夢想”,寥寥幾句,勾勒出的是當下大學生就業的嚴峻現實。
畢業生就業難不僅是大學生要面臨的煩惱,同時也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關注的問題。如何破解大學生就業難題?何種政策能夠促進畢業生的就業?
今年我國高校應屆畢業生達660萬。預計“十二五”期間,應屆畢業生年均規模達到將近700萬人,總量壓力有增無減。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列出了近兩年來大學生就業的分布。
尹蔚民:“到各類非國有企業以及靈活就業的畢業生占到整個畢業生總量的70%,到國有企業的約占10%左右,到事業單位的約占10%,事業單位的60%又是到縣以下的,主要是中小學和醫療衛生單位。”
由此可以看出,非國有企業是大學生就業的主渠道。“暢通畢業生到城鄉基層、中西部地區、中小企業就業的渠道”再次作為第一條被列為大學生就業工作方案中。
在北京2011年新春第一輪人才招聘會上,國展、農展、首體、國貿同時拉開巨幕。僅北京國展一地就有200多家企業,將近1萬個職位供求職者選擇。安徽科技學院機械自動化專業的畢業生張亮轉了一個小時,投出去5份簡歷。他的職業定位是銷售,并表示先把目光投到中小企業。
張亮:“有幾個我感興趣的,但是壓力比較大,像大型的國企或者規模很大的公司,一般要求有經驗的或者能力比較強,我們這樣普通本科院校的,挑戰性很強。”
在大連市2011年大中專畢業生就業洽談會上,招工企業的用人觀念也有所轉變,他們為網絡人才,會先讓大學生到實習培訓基地學技能,而后再定崗定薪。
大連智豐物流咨詢服務有限公司招聘經理鐘安軍說:“就是說你在這半年內可能就是這個工資,900元到1500元,因為這段時間我是來帶你的,但是你轉正以后,成為我們單位的正式員工了,我們就要在2000元到3000元之間。”
各地也都加大扶持力度,鼓勵企業吸納畢業生。福建福州市對聘用和儲備高校畢業生的高成長性高新技術示范企業,給予企業每人2000元的上崗培訓和社會保險補貼;江蘇鎮江市對新能源、新材料等企業每招聘一名畢業生,分別按照3000元和1000元標準以及企業和畢業生一次性補貼。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說:“對于引導畢業生去基層就業,從現實情況看,確實存在一些影響學生下得去、留得住的實際問題”。因此人社部將采取一系列鼓勵性措施,比如從明年開始,中央機關和省級機關錄用公務員,除部分特殊職位外,均從具有兩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的人員中考錄。
尹蔚民:“比如繼續加大從基層選拔考錄公務員的力度,完善社會保險銜接辦法,簡化畢業生就業程序,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切實解決薪酬待遇、戶口檔案、職稱評定等實際問題。”
在遼寧,已經將高校畢業生就業列為省政府對各級市政府的績效考核主要指標。在十一五期間,遼寧在全國第一個出臺《促進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規定》的政府令,每年下撥3千萬元援助困難家庭高校畢業生就業,每名在校大學生保證上8學時創業課。
同時,將創業政策送到街道,把創業經驗引進社區,南京“創業金陵潮”開始在區縣全面展開,中華門街道的推廣現場,聚集了一幫在校或者是已畢業的大學生,已經是二度創業的大學生劉建正在給他們傳授經驗。
劉建:“創業最主要的是資金問題,現在國家對大學生創業,給的政策比我們那時候要優惠很多,而且在稅務、工商減免方面非常多,包括場地租金,四五個大學生共同創業,給的優惠會非常大,比如補貼啊之類。”
促進就業效果最顯著的莫過于以創業帶動就業。2010年,全國85個創業型城市,新增直接扶持26.3萬人創業,帶動和吸納112.3萬人的就業,可以說,創業帶動就業是一種倍增的效應,一個人創業,可以帶動四個人就業。
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的話說,就是“前景廣闊,大有可為”。所以,扶持創業的各種政策就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
尹蔚民:“為解決創業融資難、成本高、風險大等問題,現行政策已經涵蓋了稅費減免,小額擔保貸款和貼息,靈活就業人員社會保險補貼,一些地方還明確了創業補貼,場地補貼,一站式服務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