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綜合訊)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稱,中國正結合國情研究延遲退休年齡。“十二五”期間(2011年至2015年),中國也將繼續穩定提高養老金水平。
尹蔚民昨天在北京出席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回答提問時作出以上表示。
據人民網報道,尹蔚民說,延遲退休年齡或者是男女同齡退休的問題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從應對人口老齡化和長遠的發展來看,延遲退休年齡應該是一種選擇,世界上的多數國家都在走這條道路,它對應對人口老齡化,特別是對保證社會保障體系的安全、健康、平穩的運行,它是非常有好處的。
他指出,當局也正在密切的關注、研究世界上各國在這方面采取的一些有效措施和辦法;但是中國也有中國的實際情況,當局會根據中國的人口問題、就業狀況、不同利益群體的訴求,全面的、慎重的、積極的來研究這個問題。
尹蔚民還說,中國的人均壽命是現在是73歲,“十二五”時期的目標是要延長到74歲。
另外,尹蔚民也表示,中國是人口大國,當前的主要矛盾還是勞動力供大于求。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中國“人口紅利期”不會結束。
在北京舉行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尹蔚民介紹說,“十二五”期間,中國城鎮每年需要安排就業的勞動力約2500萬人。其中,青年學生約有1400萬,包括700人的高校畢業生,700萬人的中專、技校、初中和高中畢業生。其余的1000多萬人,包括軍隊轉業人員、下崗失業再就業人員和登記失業人員。
但城鎮每年實際新增就業崗位只有1200萬左右。尹蔚民表示,大約還有近1000萬人的就業城鎮安排不了。此外,中國農村現在大約還有一億富余勞動力,每年需要轉移800萬人。
他說,“十二五”期間,中國的就業形勢非常嚴峻,主要矛盾仍然是供大于求。最近幾年中國一些地區出現的“招工難”,主要發生在制造業、服務業的一線,這主要是結構性矛盾造成的。“人口紅利期”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不會結束。
尹蔚民同時坦承,中國也面臨著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的問題。到去年底,中國60歲以上的老人已有近1.7億,占總人口的12.8%。中國的養老金水平還不高,企業職工每月每人的退休金約為1400元(人民幣,約270新元)。
尹蔚民說,“十二五”期間,中國將繼續穩定提高養老金水平。但養老金水平的提高,要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狀況相適應,要與支付能力相適應。應對人口老齡化過程中,所需資金既來自政府,也來自社會。